一级指标 |
二级指标 |
质量标准 |
1.备内容 |
1.1熟悉大纲 |
1.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; 2.清楚“三基”内容与要求以及课程的要点、重点、难点、疑点。 |
1.2研究教材 |
1.清楚与本课程有关的“已学课程”和“后续课程”的相关知识点; 2.吃透教材的知识结构,挖掘教材潜能,掌握重点、难点,有针对性地拓展知识点; 3.注重挖掘教材潜能。 |
1.3案例贴切 |
1.能结合教材不足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; 2.能结合课程内容,将典型案例融入教学课堂,典型案例引用和介绍写入教案,。 |
2.备学生 |
2.1打牢基础 |
了解生源构成,做到有的放矢。 |
2.2提升兴趣 |
了解个体差异,调动学习兴趣。 |
2.3改进方法 |
主动搜集学生意见等,及时修订教学方案。 |
3.备方法 |
3.1新课 |
科学编写教案,合理设计授课过程。 |
3.2重点 |
1.突出重点,化解难点(易混、易错内容); 2.合理安排教学内容。 |
3.3方法 |
1.对易混淆、易出错或易疏忽的问题,多采取设问、质疑、比较、讨论等方法; 2. 注重因材施教,采用讨论与交流、指导与研究、讲授与案例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; |
3.4手段 |
1.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,自主开发教学软件或课件; 2.适时改进教学手段。 |
4.备结构 |
4.1步骤 |
内容的导入、讲授、复习、小结等,做到环环相扣、严谨有序。时间分配科学,留有余地。 |
4.2板书 |
板书规范,图表清楚,准确美观,富于启发,投影、幻灯等手段交互应用。 |
5.备教具 |
5.1教具 |
熟悉教具的使用方法。 |
5.2演示 |
课前对演示性实验亲自试做,精心设计实验程序。 |
6.备进度 |
6.1教案编写 |
课前完成教案的章节编写,教学目标明确,教学内容详细,重点突出。 |
6.2教学进度 |
1.认真编写教学进度,表中各项目完整,说明清楚,科学安排理论教学、辅助教学(实验、操作、讨论、习题)等环节。 2.教学进度在每学期第一周编制完成后,经系(部)主任和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核后上报。 |